前些日子,有同学问我:润总,我在公司安排工作的时候,总是会发现有部分员工抵触分配的任务,做事没有积极性,也不主动,执行力特别差。如果项目特别紧急的话,他们这种协作状态,就会让我特别担心项目的进度和最终交付的结果。每次项目来了,这些员工总是需要人在后面推一推,逼一逼,才会动一动,有好的产出。这平时拿着小鞭子抽一抽倒是也没什么,但这样实在是太消耗我的心力了。看到他们这种执行这么差,而且交代下去的任务迟迟没有进展,约定的项目截止日,眼看就要延期,还一副我就是没错的死犟表情....有时候也在想,这些员工居然胆敢挑战我的权力,执行力这么差,要不要开掉他们,树立威信?但转念一想,算了,人无完人,总要给予犯错空间和成长时间。润总,你快告诉我,我到底该怎么做,才能激发他们,在公司建立“严肃执行”的文化呢?我说,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·德鲁克有一句话非常经典:你从来不可能真正激发一个人,你只能给他一个理由,一个内在动机,让员工自己激发自己。执行力的背后,其实是员工的内在动机(Intrinsic Motivition)被触发了。你有一个员工,你觉得他太脆弱,容易情绪化,你对他说:你可能会疑惑,我说的是实话呀,我想帮助员工成长呀。员工改变,员工执行,员工开放,员工凡事多想一步,员工能省点心。你越追问,他们就越找理由解释,他们越解释,你就越生气。
对特别优秀,或者说同样被时间雕琢几十年的同事来说,管理就是“点拨”。创业后,我开始回到最开始,管理特别年轻、经历特别少,甚至连职业化都没有完成的员工,一开始非常不适应,甚至非常痛苦。但我知道,我不是在管理,是在陪着他们成长,是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最开始,帮助他们建立最积极的价值观,最扎实的能力基础,最高效的协作界面。在耐心培养的过程中,我突然觉得,自己的成就感不再来自于自己有多少成就,而是来自于十几年后,我今天偶遇的这些年轻人,能有多少的成就。我面前的几个小朋友,就像白纸一样等待诗篇,璞玉一样等待璀璨。然而,很多管理者,却失去了管理最基本的耐心,他们最喜欢说的两句话是:很多紧急任务,就这样在仓促之中,将命令传递给了员工执行。员工管理自己,通过体内沟通机制,大脑下发指令给双手,信息传递没有损耗。上级管理员工,通过体外沟通机制,大脑影响别人的大脑,信息传递耗损严重。“这是没有双方沟通就强加的指令,不是共识,没有受到尊重,拒绝接受”。